
袁武

《在朱耷山水上耕种》(366×290cm,2011年作)
澎湃新闻:这次展览也是您在上海的第一次展览,选择高天、厚土这两个角度,而且多以巨幅作品为主,很多人提到您的现实主义,其实我觉得您对现实主义的理解和当下很多对现实主义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袁武:以前从来没在上海办过展,海派艺术对我滋养极多。说到现实主义,以前的理解比较简单,以为现实主义就是表现形式上的写实,后来发现有批判现实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后者的特征是歌颂为主。这当然有它的好处,可以鼓舞人心、积极向上,但是有一些作品成了伪现实主义作品。
澎湃新闻:缺少了一种真诚。
袁武:对,因为真正的现实主义直抵人心,而且有批判精神和反思精神,我们当下真正的现实主义是稀缺的,尤其现在全国的大展中,不少作品都相同、类似,题材撞车,要画什么一窝蜂在画。其实我觉得绘画是很个人化的事,我曾经说:“中国是全世界画家最多的,但中国也是全世界画家最少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们有这么多画家,很少把自己的生活和自己的情怀以及自己的深度思考画到画里,全是在画表面的人云亦云的。像蒋兆和先生1949年之前画的《流民图》和许多作品,是个人的情怀和生活感受的表达,现在这样的作品很少了。我现在认识到,自己虽然是现实主义画家,但有两极不同的方向,早期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到现在尽量是个人化、朴素生活化的,而且是令我感动的,或者做到关注人心,关注人的命运。